多彩贵州行
八、登访甲秀楼
天海山/图文
离开黔灵山后,我乘车赶往贵阳著名的历史建筑“甲秀楼”。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市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上,它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(1573—1620),系贵州巡抚江东之所建。楼名曰“甲秀”,取“科甲挺秀”之意。它是贵阳历史的见证,也是贵阳文化及城市的标志。
我在南明河边,远远地就看到了一座秀丽的九孔石拱桥,它连接着南明河的两岸,石拱桥称作“浮玉桥”,古时就有“九眼照沙洲”之说。在桥中央的巨石上,矗立着精巧玲珑的甲秀楼,远远望去整个画面非常秀雅。
在浮玉桥头,立有一座石牌坊,门楣上提有四个大字“城南遗迹”。穿过石牌坊,走上浮玉桥,桥面上有一个很别致的小亭子,叫作“涵碧亭”,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息观景。
沿着桥走,再往前就是古色古香的甲秀楼。甲秀楼高约二十米,为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的古楼阁,飞檐翘角,12根石柱托檐,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,在楼额上书写着三个金光灿灿的大字“甲秀楼”。
在甲秀楼的大门两侧悬挂着一对长联,为清朝人刘玉山所撰,长206字,脍炙人口,此联比号称天下第一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还多26字,它概括了山城贵阳的地理形势及历史变迁。该长联胸襟开阔,气魄雄伟,将甲秀楼的美景跃然文字之间。
甲秀楼长联:
“五百年稳占鳌矶,独撑天宇,让我一层更上,茫茫眼界拓开。看东枕衡湘,西襟滇诏,南屏粤峤,北带巴衢;迢速关河,喜雄跨两游,支持那中原半壁。却好把猪拱箐扫,乌撒碉隳,鸡讲营编,龙番险扼,劳劳缔造,装构成笙歌闾,锦绣山川。漫云竹壤偏荒,难与神州争胜概。
数千仞高凌牛渡,永镇边隅,问谁双柱重镌,滚滚惊涛挽住。忆秦通棘道,汉置戕河,唐靖且兰,宋封罗甸;凄迷风雨,叹名流几辈,销磨了旧迹千秋。到不如成月唤狮冈,霞餐象岭,岗披凤峪,雾袭螺峰,款款登临,领略这金碧亭台,画图烟景。恍觉蓬州咫尺,频呼仙侣话游踪。”
登楼远眺,四周水光山色,历历可观,南明河水从楼前缓缓流过,沿河景观交相辉映,两岸高楼林立,倒影在河水之中微微晃动,古代楼阁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,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相融相合,令人心旷神怡。
评论